- 编辑:川科航空旅游学院
- 2024 / 03 / 07
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点之一,低空经济备受关注。3月5日,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也是“低空经济”四个字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如何发展低空经济成为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吴仁彪:京津协同发展低空经济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长期关注京津冀地区的交通一体化和协同发展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他带来了关于加快低空经济发展的建议。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条长,涵盖了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各产业,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据有关机构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0000亿元。吴仁彪认为,京津冀应该整合优势,抓住低空经济这个新赛道的发展机遇。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2月2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全国掀起发展低空经济的热潮。据我了解,有20多个地方把发展低空经济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我觉得天津和北京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吴仁彪表示,北京市延庆区和天津市滨海新区都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的首批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在通用航空领域,天津既有直升机制造公司,也有无人机生产公司,产业基础好。
“坐落于天津的中国民航大学有三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与通用航空领域直接相关,2022年天津市在发展通用航空方面曾受到国务院的表扬。”他认为在发展低空经济领域,天津有研发制造和空间资源优势。
“北京有科技和人才优势,天津在空域方面有独特优势,海岸线长、海洋面积大。可惜的是京津两地目前没能优势互补、加强一体化发展,未能形成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对此,吴仁彪建议京津两地在低空经济领域唱好“双城记”。“我有两个建议,一是两地错位发展,加强协同;二是将天津市滨海新区和北京市延庆区作为双引擎,加强产业链协同。京津冀正在编制航空航天产业链图谱,希望把京津两地合作发展无人机产业也纳入其中,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带动无人机产业上下游的发展。”吴仁彪表示。
在低空经济之外,吴仁彪认为京津冀在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上发展很快,建议三地在“软联通”上应该加强,更好发挥硬件设施的作用。
“比如北京市对天津牌照的车辆在通行时间、进京频次等方面均有严格的限行措施,限行的结果是京津唐高速和京津高速现在通行的车辆很少,导致资源浪费。现在很多天津公司的总部在北京,来往频繁,限行措施不利于京津产业协同发展。我建议,加强运行管理方面的协同,可以采取京津双城同城待遇。由于北京和天津之间已经有4条高铁相连,同城待遇不会给北京交通带来多大影响。天津单方面开放的做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吴仁彪说。
单晓明:加强顶层设计 建设打造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发展低空经济,市场是根本、空域是关键、政策是保障、技术是支撑、安全是底线。”作为航空领域的科技人员代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专职总师单晓明今年也带来了关于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建议。
单晓明坦言,2024年,超过20个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低空经济、通用航空,一系列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在近期纷纷出台。低空经济正日益成为国家聚力发展的产业“新赛道”。
低空经济产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单晓明说,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产业政策资源匮乏和通航产业空域使用受限两个方面。目前,虽然多个省份已开展了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在优化空域使用机制、简化飞行审批程序、确保飞行安全等方面取得不小进展,但国内仍未完全放开低空领域的限制,造成了目前通航行业“上天难”。
为了解决这一现状,单晓明建议从国家层面成立低空经济发展组织领导体系,明确牵头部门,设置专门机构,长期跟踪低空经济的发展业态。与此同时,期望国家层面支持对空域实行动态化管理、精细化使用。针对日益发展的通航“低、慢、小”航空器,在空域使用方面“精细化”切块管理。从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上划分不同类型航空器飞行区域,对空域实行动态化管理和精细化使用,调剂部分高度和时段确保通航飞行,促进通航产业的发展。
此外,单晓明还建议国家出台通用机场建设和运营财政支持政策。规划建设打造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聚焦“通航+制造+商贸+服务”,面向未来大体量低空飞行器的安全监管和高效服务要求,依托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谋划低空空域管控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打造低空经济示范区。
陈倩雯:建议重点关注低空经济发展 深圳无人机适飞空域已占65%
“低空经济是一个新的发展赛道,也是非常能体现深圳发展特色的产业。”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提出要重点关注低空经济,引起广泛关注。
与此相关的是,深圳城市空中交通网络已初具规模,深圳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天空之城”。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统计,2023年全年深圳载货无人机飞行量突破60万架次,飞行规模在全国领先。美团无人机在即时配送、城市物流运输等方面取得成效,通航企业积极协同相关部门推动深港直升机跨境飞行全面复航,“机场-CBD”、城市通勤等空中的士航线陆续开通。
“深圳有很好的低空经济的产业基础,比如深圳的无人机产业产值在全国占到了70%的比例,同时深圳又是国际物流发展较好的城市。”陈倩雯在此次全国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
依靠独有的政策、产业和研究优势,深圳已围绕无人机产业,逐步拥有了包括产、学、研、用的完整产业链资源,同时建立起全国最好的低空空域条件,无人机适飞空域面积占比达到65%。在此背景下,随着越来越多的航线开启,深圳已经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即时配送无人机落地城市。
陈倩雯提出,在助推产业发展的时候,应该更注重探索如何在低空经济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优势。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她专门对深圳涉及低空经济的产业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深圳在短途航空接驳和物流配送等领域有很多低空经济的使用场景,认为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往更高层面去发展。“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层面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助推这一产业发展。”她说。
“一个产业发展到几百亿规模量级,可能会遇到产业链不完善、产业生态不够丰富等问题,要进一步做大做强,除了依靠市场力量外,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合理规划引导及适当支持也很有必要。”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发展处处长欧阳仁堂表示。
与此相关的是,深圳市为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可谓是不遗余力。深圳分别于2018年、2019年先后发布并施行了《深圳地区无人机飞行管理实施办法(暂行)》《深圳市民用微轻型无人机管理暂行办法》,对无人机类型、相应的适飞空域等进行了分类规定;2023年,深圳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未来将打造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此次《条例》的颁发,则围绕当前低空经济发展的瓶颈,创新提出不少制度机制,为低空经济“腾飞”铺平法治跑道。
陈倩雯表示,低空经济的协调发展涉及的管控问题不可忽视。怎样更好地协调民航方面的管控要求,在放开的同时保证整个区域发展的安全性,同时推动产业链融合,是低空经济会涉及的重要问题。
据悉,深圳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项目一期正加快建设,将初步构建起支撑低空经济的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四张网”。智慧空中交通运行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正在推进组建中,未来将开展无人驾驶航空、融合飞行验证工作,制定相关低空飞行规则、标准、规范。
樊会涛:明确低空天路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目标和路线图
国家《“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指出,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认为,构建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体系是贯彻落实新时期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实践,也是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樊会涛建议,加强智能制造产业链整体规划,完善跨区域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推动各创新主体高效协同,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建立标准化与科研和产业化项目的衔接机制,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引领和规范智能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已经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随着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持续支持,低空经济有望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大众低空天路网作为低空经济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的领域,也是一个需要全面长期推进的国家基础战略工程。立足新形势和新发展阶段,樊会涛还建议,要加强政策法规支撑,明确低空天路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目标和路线图;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在我国通用机场“扩数量、提质量”上一并下功夫;强化政府要素保障,进一步优化低空管理体制,着力支持大众低空天路网建设,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吴希明:设立国家重大专项 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吴希明拟提交关于“设立低空产业装备发展国家重大专项,提质增效全面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将其打造为国民经济的新质增长点。低空产业装备是低空经济的核心要素,既涉及材料、能源、机械、控制、通信等传统行业,也涵盖了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通信技术、大数据、无人化、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产业,具有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等特点,能够创造大量高附加值就业岗位,显著提升国民经济发展质量。
“低空产业装备是打造通用航空新质生产力,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保障。”吴希明说。
吴希明表示,目前,亟需国家顶层部署,确立低空产业装备的战略地位,引导形成合力,构建自主创新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低空经济生态。
吴希明建议,设立低空产业装备发展国家重大专项,明确低空产业装备的战略地位,牵引形成合力,迭代发布行业级标准规范,高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我为主”的产供体系,央地合作打造低空经济示范合作项目,推进低空经济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全面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可以通过实施低空产业装备发展重大专项,将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在通用机场建设过程中兼顾低空飞行的需求,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考虑低空飞行器起降、通信、导航、监视等过程的要求,建设一批综合性、智能化、集成型的通用航空和城市基础设施,逐步满足低空经济发展需求。”吴希明说。
吴希明建议,通过实施低空产业装备发展重大专项,还可以引导航空、航天、电子、通信等领域的企业布局低空产业,进一步发挥国资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保障”的基石作用,发挥各自体系和技术优势,投入人才、技术、资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开发通用及“高精尖”低空产业装备,促进低空经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构建不被“卡脖子”的低空经济产供体系。
王桂林:建议建立全国低空经济全域协同发展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广州市委会主委、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建议建立全国低空经济全域协同发展机制,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桂林认为,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势头强劲,呈现三大态势。一是低空上下游产业井喷。国家出台系列政策,湖南、江西、安徽、广东等省份抢抓战略机遇,未来五年内预计行业规模从千亿向万亿级跃升。二是技术数智化转型加速。以AI等技术创新为支撑,通用航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在导航定位、遥感成像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形成行业交融发展模式。三是应用场景多元化。市场主体以及国资平台积极入局,探索低空经济各类场景的创新突破,应用场景多点开花。
他指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存在四个问题。一是试点省份牵头部门不一,省际融合发展难度大。二是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发展环境有待提升。三是基础建设标准不统一,难以满足地区建设需求。四是资金扶持力度不够,企业贷款融资困难。
对此,王桂林提出促进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点建议。一是指导低空协同运行机制,推动区域融合发展。二是健全顶层法规制度,保障低空产业环境。三是统一低空基础设施标准,指导地方基础建设。四是支持先行地区引领示范,形成经验广泛推行。五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探索多元融资模式。
陈张铭:中国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会副主委、自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张铭表示,中国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建议加快标准建设和审批试点,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陈张铭谈道,低空经济具有辐射面广、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在拉动有效投资、创造消费需求、提升创新能级方面具有广阔空间。
虽然看好中国低空经济发展前景,但陈张铭指出,当前低空经济正处于探索、创新阶段,相较于高空飞行成熟的空域管理和商业运营,仍存在市场开发不够、应用场景不足;低空空域改革管理标准还未形成,空域资源有限;无人机适航审定体系待健全,飞行保障乏力等问题。
在陈张铭看来,低空公共服务应用场景可拓展范围很广,建议拓展通航飞机、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在电力巡线、港口巡检、江河巡查、公路巡检、农林植保、森林防火、环保巡查、国土测绘、环境保护、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医疗救助、森林灭火、城市消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
陈张铭建议,除拓宽低空运输、公共服务等应用场景外,还应进一步建立、完善中国低空空域管理标准,并完善无人机适航认证体系。
程伟: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低空经济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湖南公司总经理程伟认为,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应用,可为低空无人机的规模应用提供技术基础,将加速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空中游览、航空运动等新业态发展,助力实现低空经济“高飞”,成为推动数实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两会期间,程伟带来了《关于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低空经济发展的建议》。他建议,第一,夯实低空经济发展能力底座,完善空联网低空基础设施,形成低空空联网标准,加快5G-A等新技术规模部署,满足多场景、多主体、多层次的低空飞行器网络需求;建立监管型低空基础设施,推动改造升级低空监测网络,满足空域管理、飞行调度、安全监管、城市治理、试飞验证等多类需求;迭代升级低空监管平台,依托5G低空通信和感知网络,引入AI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持续完善升级平台功能,逐步实现对低空飞行器的智能管理、智能调度和智能监控。
第二,培育壮大“低空+”新兴业态。深化创新应用布局,聚焦“低空+”场景深度布局,推动产业链相关方积极开展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农业生产、城市管理、航空科普、航空运动等应用场景试点孵化,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构建产业生态联盟,构筑低空领域全体系能力生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鼓励具备条件的省市开展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建设通航小镇或特色园区,优先打造一批低空飞行示范航线、低空旅游、低空物流等示范项目,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第三,强化配套政策扶持激励,出台激励5G-A等新型低空通感网络技术研发政策;出台扶持激励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政策;推广低空飞行器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将通用航空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鼓励购买低空飞行产品及服务。
推动无人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早日实现有人与无人商用融合飞行,发挥无人机产业在低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沈飞党委书记、董事长纪瑞东建议扩大低空空域开放试点范围,推进工业级无人机商用融合飞行的适航标准与政策出台,发展干/支线航空无人智慧物流生态,加速实现大吨位货运无人机系统商用融合飞行运营。
建设低空服务保障体系是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全国政协委员、航空工业沈飞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邢一新认为,推进构建全国一体化低空服务保障体系,对较好完成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各项任务、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国防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招生咨询电话:028-36792611、028-36792608、028-36792609
招生咨询QQ:800067858
地址:天府新区视高经济开发区花海大道大学路1号
Copyright © 2006-2024 SCSTC.CNAll Rights Reserved.蜀ICP备18005196号-6